厚土号 讯息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介绍(世界文化遗产之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介绍(世界文化遗产之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很高兴又和各位见面啦,这次我想和你们聊聊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介绍(世界文化遗产之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精心为你准备的干货,以及的内容,其实这篇内容对于新手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涉及的也比较多,如果你认真看了肯定会有一些收获!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远古人类活动的罕见历史证据


Peking Man Site at Zhoukoudian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48公里房山区周口店村的龙骨山,遗产区面积4.8平方公里。周口店遗址不仅是有关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历史证据,而且也阐明了人类进化的进程。


周口店地处山区和平原交接处,东南为华北大平原,西北为山地。周口店附近的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山上有一东西长约140米的天然洞穴。1929年在此洞中首次发现古代人类遗存后被称“周口店第一地点”。


周口店最早发现的地点是第六地点,是瑞典科学家安特生于1918年发现的。1921年安特生、美国古生物学家格兰阶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斯丹斯基,发现了周口店第一地点和第二地点。周口店遗址历经80余年时断时续的发掘,科考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


第一地点现已发掘了40余米,但还不到洞内堆积的一半。“北京人”化石从第ll层至第3层均有发现,共出土骨头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股骨7件、胫骨l件、肱骨3件、锁骨和月骨各1件以及一些头骨和面骨破片。


遗址中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包括锤击石锤、砸击石锤和石钻,第二类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石锥和球形器。原料均来自于遗址附近,石制品多为小型器,器型种类繁多,早期石器较粗大,砍砸器居重要地位。中期石器形制变小,尖刃器发展迅速。晚期石器更趋小型化,石锥是这一时期特有的石器。


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用火遗迹,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遗址中发现有5个灰烬层、3处灰堆遗存以及大量的烧骨,灰烬层最厚处可达6米。这些遗迹表明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会保存火种。


通过对“北京人”及其周围自然环境的研究,表明50万年前北京的地质地貌与现在基本相似,在丘陵山地上分布有茂密的森林群落,其中栖息着种类丰富的动物种群。但也曾出现过面积广阔的草原和沙漠,其中有鸵鸟和骆驼栖息的遗迹,表明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北京曾出现过温暖湿润和寒冷干燥的气候状况。


1987年, 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届会议上,基于如下标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标准III:周口店遗址是更新世亚洲大陆古人类的罕见物证,阐明了人类进化的进程。


标准VI: 周口店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科学研究,是世界人类考古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世界科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周口店遗址的发掘、研究最辉煌的时期,全世界几乎所有具有权威的古人类学、古生物学、地质学专家,都曾主持或参与过周口店遗址的发掘或研究工作。


打开淘宝app,复制链接并搜索进入店铺,


即刻订阅各期文明杂志


https://shop177692594.taobao.com/search.htm?spm=a1z10.1-c.0.0.3a613a27JW5D4Z&search=y


扫描封面右下方二维码,关注《文明》杂志公众号:WENMINGZAZHI,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声明:《文明》杂志所使用的文章和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版权作品,未经《文明》杂志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客服邮箱:ylrnewlife2020@163.com 电话:010-67135553/67112221;13146832364/15611146084




以上就是小编给各位今天分享的内容,如果能帮到你我就很开心了,如果你是新手,看完一遍感觉迷迷糊糊的不是很懂,这也是正常的,可以多看几遍哈。希望新手朋友们看了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让你学习更多的知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厚土号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